本篇為英國文學最後一部分的筆記,主要內容含括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文學,一直到 20 世紀後的英語文學 (部分筆記含原文,是為了可以對照詞彙)
中古時期文學 (5世紀中葉~15世紀文藝復興)
→16、17世紀早期文學

→王政復辟時期 (17世紀後期) 與18世紀文學
→浪漫主義時期文學
(18世紀末~19世紀上半葉)
→維多利亞時期文學 (19世紀中葉~20世紀初)
→20世紀後的文學

5. 維多利亞時期文學 (The Victorian Age)
1. 維多利亞時代下的背景 (1830~1901)
  (1) 在維多利亞時代,英國發生前所未有的劇變,也恰好在 19 世紀時,英國的皇室權力達到最巔峰
  (2) 在1837 (維多利亞女王登基) ~ 1901 (維多利亞女王逝世) 時,倫敦的人口已從 200 多萬人增加到 600 多萬人,為史無前例的人口大暴增
  (3) 工業生產技術上的改變,對於當時所有階級的公民,其生活各方面都造成深遠的影響
  (4) 紊亂無章的工業化社會為少部分人創造出大量財富,但卻為大多數人帶來更不幸的命運
  (5) 維多利亞時期的文學作家將其對工業化的反應,融入到其作品當中,有些作家則是慶祝新時代帶來的願景、進步與成功,但相對有些作家也側寫出所謂工業成長帶來的利益,描寫實際上有很多人並沒有因此得利,卻反被這些利益所害

2. 維多利亞女王與其氣質
  (1) 就許多面向來看,維多利亞時期的文學反映出維多利亞女王自己本身所贊同的價值:道德責任與國家禮節
  (2) 實際上,在維多利亞時期出現了許多社會崩解與道德不義的現象與證據
  (3) 維多利亞女王與前面任何一任的英國君王相比,更得以襯托出她與她所統治的國家之間的相連性,有一部份原因,是因為她是第一位生活在有攝影技術的時代的英國君王 (攝影技術於 19 世紀初才出現,由一位法國人發明),也因此其肖像相較能輕易保留、再造,讓全國都知道這位君王
  (4) 維多利亞時期的文學作家相較於前面其他時期,寫作風格較明確直接,無論好壞,這也是一個快速變遷與充滿變化的時代
  (5) 因為維多利亞時代治理時間相當長 (超過半世紀之久),這也是一個充滿許多改變的時代,所以並不容易以單一主要的方式來區分,所以學者通常會將維多利亞時代再往下區分成 3 大時期:
      5-1. 維多利亞時代前期:1830~1848 
      5-2. 維多利亞時代中期:1848~1870 
      5-3. 維多利亞時代後期:1870~1901 (最後的十年 (1890年代) 通常被視為是從維多利亞時期轉變成現代主義的關鍵過渡時期,即將踏入20世紀)

3. 維多利亞時代前期 (1830~1848): 動盪不安的年代
  (1) 維多利亞時代前期有發生兩大非文學事件:
       1-1. 其一,英國公共鐵路的規模已拓展到前所未有的範圍;
       1-2. 其二,英國國會於 1832 年通過一項改革法案,重新分配享有投票權的地區,包括一些人口快速成長的新興工業中心區:如曼徹斯特 (Manchester,位處英格蘭西北區) 和利物浦 (Liverpool,也是在英格蘭西北區,與曼徹斯特距離其實算滿近的)
  (2) 對許多維多利亞時代的人來說,1832 年的改革法案,是一個他們從未體驗過的新時代政權開端
  (3) 1830~1840年代這個時期又被稱作「動盪年代」,這是因為此時期的工業化致使產出大幅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境界,但是工業化帶來的瀑布效應 (i.e.一連串的反應) 卻也造成許多社會問題
  (4) 此時期多數人的工作環境都不佳,當然還包括在礦坑和工廠工作的女人與小孩
  (5) 此時期有個名叫英國憲章運動者 (Chartists) 的團體,組織起來抗爭勞工的權利,雖於 1848 年解散,但他們的努力已為未來真正有意義的改革行動奠下基礎
  (6) 在維多利亞時代前期,其中最著名的一項改革運動莫過於 1846 年的 “穀物法” (英式英文裡的 corn 泛指所有穀物,而非單指玉米) 的撤銷,這項施政是項強制實施的進口關稅,藉以「保護」英國農夫及地主免受來自從生產成本較低廉的外國所進口的穀物之競爭
  (7) 此時期的文學著重在描寫貧窮人家的生處困境,以及英國工業化後新興都市的現況,許多作家批判這時候的英國出現了兩個不同世界:少數富人以及多數窮人

4. 維多利亞時代中期 (1848~1870): 經濟繁盛、帝國成長與宗教出現分歧的年代
  (1) 維多利亞時代中期相較於前期已經比較沒那麼混亂,因為此時企業與政府之間的關係已能自行解決問題,雖然這時期的英國出現更多繁榮的景象,但對許多人來說仍是貧苦的年代
  (2) 此時期開始出現許多國會法案,來遏止自由放任下的企業壓榨勞工的現象,如童工以及危險的工作環境
  (3) 1850 年代是樂觀主義當道的年代,因為工業化帶來的繁榮願景,加上此時英國的自然科學研究到達顛峰,這可從 1851 年放在萬國工業博覽會的中心裝飾品「水晶宮」得證,水晶宮是依據現代建築原理與材料設計製作而成,它在萬國工業博覽會的作用,就在於展現英國科學與工業方面的進步實力
  (4) 維多利亞時代中期也是大英帝國向外擴張的時期 (如澳洲、加拿大、印度),每一小點的繁榮願景都是靠工業革命而促成的
  (5) 此時的英國境內,對於宗教的討論也如火如荼地展開,其實早在維多利亞時代中期前,英國教會就已分裂成 3 大派系:低教會派(福音派) (Low/Evangelical Church)、廣教派 (Broad Church)、高教會派 (High Church),且每個派門都各自有其擁護與反對者
  (6) 隨著工業革命在背後的驅使,理性主義者也開始想顛覆 (destablize) 宗教的信念主張,像是邊沁功利主義學派 (Benthanmites),就認為傳統的宗教不過只是過氣的迷信罷了
  (7) 隨著自然科學的新發現,也為研讀聖經開啟全新的模式,高等批判 (Higher Criticism) 是 18、19 世紀「科學萬能、理性至上」態度下的產物,學者把聖經當作一本人的書,而非超自然的神的話來研究,因此這也是新神學家的釋經辦法。他們的基本前設就是聖經除非被證實過,否則應算有錯、不可靠的,簡單來說,高等批判強調的是 who? when? where? why?,這
和低等批判 Lower Criticism 不同,它只有強調原文講什麼 what?
  (8) 當時一些科學著作如達爾文的 “物種起源 (1859)”、“人類的由來(1871)”,在當時看來都挑戰著過去對創世紀與人類在這世上扮演著特殊角色的觀念,許多看過達爾文作品的人,才知道原來人類不過只是萬物當中有較長演化的歷史的一種生物,並不是真的因為比較特別、而被神創造出來
  (9) 維多利亞時代中期發生的事情常到最後會變成相反相成 (i.e. 兩個看起來是相反的事物,實際上是互相依賴、互相促進的,與相輔相成的觀念相反),像是追求成長進步的願景下,卻已沒有長期支撐心靈的信仰,這也埋下維多利亞政權最後瀕臨垮臺的禍根

5. 維多利亞時代後期 (1870~1901): 維多利亞價值衰微的年代
  (1) 對許多英國人來說,維多利亞時代後期表面上的繁榮,不過只是前中期輝煌年代的延伸;但對某些人來說,維多利亞時代後期是一個從根本上應該去針對那些可能帶來財富的假設與作為進行質疑、挑戰的時代,同時,也是一個可以讓英國好好反思利用大多數人的努力來讓少數人致富這樣的觀念究竟是否正確的一個年代
  (2) 此時期,愛爾蘭的自治問題也開始變成一項極具爭議性的問題 (愛爾蘭要一直到 1922 年才獨立,成為一個國家並不受英國統治,但北愛爾蘭至今仍屬於英國)
  (3) 1867 年第二次改革法案通過後,拓展到勞工階級的公民也能享有投票權
  (4) 一些政治著作家如馬克思、恩格斯,他們認為勞工階級也應當享有掌管企業的權利

6. 維多利亞時代最後的十年 (1891~1901)
  (1) 維多利亞時期的最後 10 年可以算是整個英國工業與帝國控制的巔峰,但工業與帝國主義所面臨到的挑戰也同時達到最高點
  (2) 雖然大英帝國在海外 (如非洲與印度) 的擴張勢力仍持續延燒,但英國國內卻已經開始有不少人認為這是維多利亞時代衰亡的開始
  (3) 此時期對於維多利亞時代的建立起的禮儀與對道德價值觀的信任已趨於崩解,這個時候的作家多半陷入一種臨於世紀末的困境及現代主義強調樂觀價值觀的複雜情緒
  (4) 1890 年代 (維多利亞時期的最後 10 年) 可以說是維多利亞時期與現代主義帶來的樂觀、希望等觀念之間的過渡時期;與此同時,這時期的藝術家也開始挑戰將樂觀、希望等價值融入其藝術作品當中

7. 當時英國女性所扮演的角色、權利與議題
  (1) 即使英國在 1832 年與 1867 經歷過兩次改革法案,讓許多勞工階級的人享有過去未曾擁有的投票權,然而這只僅限於男性,這時候的女性仍然是沒有投票權的 (英國女性要一直到 1938 年才享有投票權,相當於第 2 次世界大戰前,歐洲戰場是在 1939 年才開始)
  (2) 雖然在維多利亞時代 (特別是前期與中期) 確實是經歷過許多社會改革,但對於女性權利的發展卻仍是非常遲緩,好比說,女性受教育的方式有限、也無法投票甚至進入公家機關上班、也無法擁有私人財產 (要一直到 1870 年英國女性才得以享有私人財產)
  (3) 針對女性權利的辯論通常被稱作「女性議題 Women Question」,是當時眾多議題中的其中之一
  (4) 1848年,英國第一所女子大學成立 (即今日的「倫敦攝政大學」之前身 Regent*s University London
),相較於英國其他三所大學皆不容女性就讀入學,所以此校可算是唯一允許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院所
  (5) 在探討女性議題中,理論上是針對全女性的權利,但主要還是在強調中產階級的女性也能享有這些權利,換句話說,這些女性爭取就業機會同時,也哀悼那些被刻板印象套牢一生的中產階級婦女,那些待在家做著不甚重要的家事、虛擲她們光陰的婦女,以及數以萬計困在礦坑與山丘裡,待在不良工作環境下的底層社會婦女
  (6) 談到「女性議題 Women Question」,賣淫 (prostitution) 這個問題也逐漸被搬上檯面討論,賣淫問題之所以在當時嚴重,除了當時的人認為這樣的方式可以滿足男性的性需求之外,也是因為女性不願去惡劣環境工廠上班的另一項工作選擇
  (7) 討論到女權這議題時,當時的男性並不都是反對、女性也並不都一定贊成,好比說當時有許多男性認為女性跟男性一樣也是人,本就該享有等同男性的權利,卻也有不少女性 (像維多利亞女王本人) 認為女性實在沒必要享有與男性一樣的權利,女性守好原本傳統女性應有的本分就好

8. 維多利亞時期文學、作品出版與閱讀習慣
  (1) 1837 年的時候,英國約有一半的人識字,到了維多利亞時代,識字率繼續上升 (特別是在法律改革以後,明文規定國民義務教育特別明顯,今日的英國國民義務教育年齡從 5 歲到 16 歲,唯北愛爾蘭地區不同,是從 4 歲就開始)
  (2) 因為印刷科技的進步,出版商得以提供更多不同種類的書本給更多人閱讀
  (3) 維多利亞時期各種期刊也開始大量出現,而許多此時期知名的小說家如狄更斯 (Charles Dickens),一開始他們其實並不是直接以書本形式出版其著作,而是分批出現在雜誌中
  (4) 以連載方式出版的作品對這類型的文學寫作風格通常會有著直接的影響,好比說劇情的鋪陳、架構與走向,和一般文學創作不太一樣
個人註記:其實此時期的人們閱讀著連載小說,其實就跟現代觀看電視影集的閱聽人一樣,只是差在形式上的呈現,從紙本描寫的年代轉變到現在直接將畫面呈現在螢幕上的年代,這樣的轉變模式不知道在未來又會變成什麼樣子,但我十分期待未來對於文學的呈現方式
  (5) 隨著英國識字率大幅提升,讀者群也變得越來越分散,因此有作家開始思考要如何寫出迎合特定讀者族群的作品,而不再只是迎合大眾口味

9. 維多利亞時期小說
  (1) 維多利亞時期的短篇小說創作發展蓬勃,部分原因要歸功於當時健全完善的期刊出版文化
  (2) 「小說」 在維多利亞時期可以算是最為盛行的文學創作方式,這類的文學創作類型很適合那些想描繪工業時代為社會帶來的多樣性,以及工業主義 (industrialism) 所造成的階級衝突與分歧的文學家
  (3) 維多利亞時期小說家在創作時通常會出現一種很常見的主題:故事中的主角 (protagonist) 試著從社會階級與制度中來定義自己是怎麼樣的人

10. 維多利亞時期詩作
  (1) 雖然散文、小說在維多利亞時期算是最為流行的文學創作模式,但是「詩」仍保有其作為「崇高文學 (high literature)」的代表性地位。大多數讀者還是很期待可以從詩來學到一些寓意或人生道理,縱使許多詩人並不認同詩的創作目的與影響是這樣的
  (2) 有些維多利亞時期的人認為,透過創作詩歌及對其的研究,可以培養出個人在文學領域上的最大潛能
  (3) 此時期的詩人在創作主題上不盡相同,好比像是有的詩人試著振興神話相關主題 (如 亞瑟王傳說 Arthurian Legend ),有些人則是批判當時工業時代帶來的問題 (如 童工 child labor)

11. 維多利亞時期散文創作
  (1) 非小說類的散文寫作在維多利亞時代開始獲得較為廣泛的讀者群 (一樣可歸功於期刊文化),此時期的作家之所以會選擇用非小說類的散文作為創作方式,是因為可以透過這種散文撰寫的方式直接且精確點出當時處於工業化的英國之問題,甚至某些作家還會在文章中提供一些解決之道
  (2) 非小說類的散文作家也針對那個年代背景之下不同面向的主題來進行創作,包含政治、宗教、藝術、經濟與教育
  (3) 許多維多利亞時代的非小說類散文以急迫感 (sense of urgency) 作為作品特徵,反映出時代變遷的步調:許多作家認為社會在某種程度上會難以承受時代帶來的變遷,並可能會陷入 Matthew Arnold (英國近代詩人) 所謂的「無政府狀態」

12. 維多利亞時期的戲劇與劇院
  (1) 維多利亞時代的劇院非常受到歡迎,許多有能力到劇院觀劇的人會將這樣的娛樂當作生活的一種樂趣
  (2) 除了傳統戲劇,劇院還囊括各種精彩的表演秀,舉凡像是滑稽歌舞雜劇 (burlesque) 、音樂劇、啞劇 (pantomime) 通通都有
  (3) 特別是到了維多利亞時代末期,諸如 George Bernard Shaw 和 Oscar Wilde 的劇作家便開始反思,以一種極盡諷刺的方式來描寫維多利亞時期的人做作狂妄的行為與價值觀

 

6. 20 世紀以後的英語文學 (The 20th Century & After)
1. 20 世紀以後的英語文學概述與時代背景
  (1) 近代文學始於 20 世紀初,大概是在維多利亞時代晚期跨到 20 世紀初的時候
  (2) 疏離感 (sense of alienation),這裡指的是嚴肅的文學家跟一般大眾的距離,象徵著 20 世紀早期對於文學的著重要點:所謂的文學,其撰寫目的與發展不再只是受限於一般大眾的期待
  (3) 英國人民的識字率在 19 世紀末時到達前所未有的高比例,這可以歸因於 1870 年頒布的教育法其中實施的小學義務教育
  (4) 縱使一般的教育對於人民來說只是習得基本閱讀與寫作能力,卻也培養出一群喜愛閱讀的人,甚至對於流行小說有著很大的需求
  (5) 這個時期的文學可大致分成兩種:嚴肅文學 (崇高文學 highbrow art)、流行文學 (通俗文學 lowbrow art),兩者之間的差距也漸趨拉大。這樣看起來,好像越來越通俗且大量生產的流行文學,內容也變得越來越具實驗性與挑戰性甚至還有點前衛 (avant garde,源自法文)
  (6) 在維多利亞時期的最後幾十年 (1880~1900) 的文學作品中,不難發現此時期的作家在內容上已經擺脫在維多利亞時期早期與中期帶有的樂觀主義 (optimism) 以及勝利主義 (triumphalism)
  (7) 此時期的作家會在作品中出現諷刺甚至是抨擊維多利亞時代的中產階級價值觀,並表現出更高層次的遲疑態度,特別是針對維多利亞時代長期對於國家例外論 (national exceptionalism) 所抱持的理念 (這個理念的意思就是英國在歷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遂有那個責任與義務向全世界宣揚他們的文明
  (8) 20 世紀初有不少人 (包含文學家、藝術家) 已經失去對於能穩定世界的體制、文化與社會根基的信念,葉慈 (W. B. Yeats,愛爾蘭詩人兼劇作家) 在 1919 年 (恰為第 1 次世界大戰結束隔年,WW1:1914~1918) 創作的一首詩中 (The Second Coming 耶穌降臨,標題原義是源自基督教的末世論,葉慈取此來形容第 1 次世界大戰到愛爾蘭獨立戰爭時,歐洲不安混亂的狀態) 就透露出了這種感覺:Things fall apart; the centre cannot hold  (萬物開始崩解,維持世界穩定的樞紐已然無法發揮效用)
  (9) 20 世紀初的心理分析 (psychoanalysis) 以及比較神話學 (comparative mythology,是
將不同文化的神話進行比較以找出它們共同的主題和特點的學問,多用在學術研究上,如利用不同神話之間的關係來追溯宗教與文化的發展) 也對當時的文學家與藝術家造成深遠的影響
  (10) 心理分析挑戰傳統理解人類作為一個本質理性、做決定的獨立個體的方式
  (11) 比較神話學則探尋世界上各種信仰體系間的基本連結,這樣的思考推翻過去認為只有基督教才是唯一正宗、該被信仰的宗教
  (12) 這個時期對於知識方面的傳播來到不同的境界:透過電影、電視、廣播,足以讓知識跟資訊比以往更快速且深遠地傳送到各地,人們能更快掌握新知
  (13) 此時期某些理論也遭受質疑甚至是推翻,好比像普通的基本數學觀念就受到後來較新穎的相對論 (theories of relativity) 與量子力學 (quantum mechanics) 的挑戰,每一種新的理論都帶來了全新的世界觀,而這不是好幾百年前的科學家所能做到
  (14) 大規模生產成為工業革命下帶來的產物,意味著製造某樣東西也開始有所謂的標準跟程序,舉凡從汽車、衣服、藝術品甚至是文學
  (15) 旅居在外的 (expatriot) 美國作家 Ezra Pound 為英國的現代主義取了一個藝術口號:創新!(Make it new!)
  (16) 這個時期的英國女性,慢慢與男性一樣享有平等的權利,如 1882 年通過的「已婚婦女財產法 the Married Women's Property Act」保障婦女能擁有自己的財產,此外,1918 與 1922 年通過的議會法案 (parliamentary acts),也讓英國女性享有投票權 (可歸功於第 1 次世界大戰後婦女的地位提昇)
  (17) 愛德華時代 (Edwardian period) 與 喬治王時代 (Georgian period) 分別是以英國君王愛德華國王 (1901~1910)、喬治國王 (1910~1936) 來命名,這兩個名詞通常會用來表示從維多利亞時代結束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後之間的時間
  (18) 第 1 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正式終結英國維多利亞時代下,社會進步所帶來的樂觀態度,這一場史無前例的大規模戰爭摧毀許多東西,也帶走不少人命
  (19) 此時期的大英帝國也正面臨分崩離析的困境:部分殖民地開始爭取獨立,某些殖民地才逐漸收回控管自己國務的權利,並成為大英國協 (British Commonwealth) 的一員 (而非大英帝國 British Empire)
  (20) 所謂的 "Engish Literature",到了 20 世紀開始,變得不再只是單指英國文學,而是涵蓋其他英語系國家的文學聲音 (這些英語系國家曾經是或現在仍是大英國協或大英帝國的一員),如加拿大、紐西蘭、印度、加勒比海地區、非洲
  (21) 隨著 20 世紀的發展與進步,愛爾蘭人也開始對自治意識的訴諸越來越強烈,手段越來越激烈
  (22) 第一次世界大戰過後,經濟衰退與嚴重失業問題促使許多新時代出來的作家進入到所謂的左翼政治 (包含共產主義、社會主義以及某些自由主義的形式),因此 1930 年代又被稱作是「紅色十年 The Red Decade」
  (23)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 (歐洲戰場:1939~1945) 的爆發,左派政治思想就變得比較沒有那麼激進了,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帶來的是比第一次更大的損失,英國作為世界老大哥的地位也在此畫下句點、換人當,取而代之的是美國跟蘇聯
  (24) 緊接著在1940、1950、1960 年代期間,世界各地的英國殖民地一個一個獨立;但是諷刺的是,許多原殖民地的人因為當時英國出現勞動力不足的現象,遂移民至英國,這也造成了英國慢慢變成一個種族多樣性的地方 (例如英國最具特色的城市之一:倫敦),儘管移民人口過程中遭受到不少的種族不平等對待與偏見
  (25) 柴契爾夫人 (Margaret Thatcher) 於 1979 年成為英國第一位女首相,一共任職 12 年,任職期間,由她所帶領的保守黨致力於削弱工會的力量,並試著讓英國擺脫「福利國家 welfare state」的名號,另外還有實施新自由主義市場政策 (neoliberal market policies),雖然這項政策常擴大貧富差距 (the gap between the poor and the rich),但仍然受到不少生意人的喜愛
  (26) 綜覽 1960 至 1980 年代,愛爾蘭民族主義運動漸趨激烈與暴力,臨時愛爾蘭共和軍 (Irish Repulican Army, short for IRA) 發起反對英國統治的運動,最後經常走向暴力衝突一徑,可想而知,英國當局也以武力鎮壓
  (27) 英國保守黨在 1997 的選舉中失利,由工黨獲選,當時政府由 Tony Blair 領導,不少民眾都希望能恢復先前被保守黨廢除掉的公共服務:主要是健康衛生系統與國民教育系統

2. 20 世紀以後的詩作
  (1) 20 世紀初,大約是在 1900 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詩的創作也開始有了新的面向,好比說此時期的作家會特別著重讓詩有一種勾勒出圖像的感覺,並擺脫浪漫主義時期與維多利亞時期的創作風格
  (2) 有許多現代派的詩人其實還滿推崇 17 世紀抽象派詩人 (metaphysical poets) 帶來的科技靈感,由此可知,其實現代派詩人並非完全反對傳統,像詩人 T.S.Eliot (美英詩人,其作品對 20 世紀乃至至今的文學史都造就了深遠的影響) 就認為,身為一位現代詩人,需要具備多面向的傳統知識
  (3) T.S.Eliot 的作品當中引用了許多其他作品的典故,也就是透過舊有的詩作創作出全新的作品
  (4) 現代主義並不僅僅只是一種現象,它在許多的藝術形式展現中也占據了一席之地,全英國甚至是整個歐洲大陸都深受其影響,事實上,有許多作家的撰寫靈感來源是來自音樂以及視覺藝術
  (5) 1930 年代晚期到 1940 年代 (特指 2 次世界大戰之後),有許多詩人在創作上都採用了更為直接、慷慨激昂 (impassioned)、人性的口吻、語氣,或許是為了回應戰爭時所發生種種不人道的事情
  (6) 但到了 1950 年代,一場運動又讓創作風氣回到早期現代主義者所強調的語言精確性 (linguistic precision),也就是擺脫 1940 年代在作品中常會吐露出過多情感 (emotive extravagance) 的創作方式,但是在回歸到所謂的語言精確性的同時,20 世紀中葉的詩人卻又不再那麼強調引用典故及唯智主義 (intellectualism 
強調對人的心智能力需要大力加以發展與培養的理論) 的創作模式,他們認為一部好的詩作應該是精細成熟又簡潔,卻也傳遞出日常生活中的微小細節
  (7) 20 世紀後期直至今日的英國,英詩的創作面向越來越多元,此乃歸因於世界上有許多用英語發聲的國家,而這些不同地區的聲音也成為了英語文學傳統的一部份,如聖露西亞 (St. Lucian 東加勒比海鄰近大西洋的島國) 的詩人就曾說過一句話來表達一種分裂的情感:「我們熱愛英國的文學傳統,但是對於帝國不平對待的歷史感到深惡痛絕」

3. 20 世紀以後的小說創作
  (1) 縱使 20 世紀後的小說更趨多元化,但始終脫離不了探討社會中的個體以及人類存在的暫時性等議題
  (2) 20 世紀後的現代主義小說可以細分成以下 3 個階段來研究:
       2-1. 1900~1920 年代 (特色是充滿實驗性、暗示意味且複雜 a time of experimentation, allusiveness, and complexity)
       2-2. 1930~1950 年代 (可以發現此時期的作品大多與社會主義脫離不了關係)
       2-3. 1960 年代後 (不難發現有不少帶有後殖民地背景的作家)
  (3) 20 世紀早期的現代主義小說開始轉向探討個人內心世界 (除了小說角色,也可能還有作者本身對自我的一個反思) 的發展與運作,如果知道從維多利亞時期開始就有大量探索社會現象與價值的文學,就不難理解後來會有這樣的現象出現
  (4) 較後來的現代主義小說家同樣十分具有實驗精神,雖然他們常認為政治與階級問題 (issues of politics and class) 是早期現代主義者沒有好好研究的一個小說主題
  (5) 當代英語小說雖然多元,但不難發現作品中卻也不時反思過去的英國,也因此許多當代小說看起來好像都提供了某種觀點,而這種觀點點出了文化本身無論良窳,就攜帶著歷史所流傳下來的意義

4. 20 世紀以後的戲劇
  (1) 現代主義的英語戲劇並沒有像同時期的現代主義詩作、小說或歐洲大陸戲劇 (Continent European drama,通常著重在打破常規以及重塑傳統) 那麼地具有實驗性
  (2) 歐洲大陸的現代主義戲劇越來越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非英語的劇作家則時常打破長期下來的戲劇傳統,也挑戰傳統說故事的觀念 (例如:故事情節應該怎麼開始、然後達到高潮,最後該來個什麼樣的結尾)
  (3) Samuel Beckett (為 20 世紀愛爾蘭、法國作家,其以戲劇的創作成就最高) 是英語創作傳統中,最早的戲劇創新劇作家之一,雖然他早期開創性的劇作 (Waiting for Godot 等待果陀,為一齣荒謬派戲劇) 是用法語寫成的,而非英語,Beckett 創作的戲劇通常是沒什麼劇情可言,甚至是沒有所謂的結局 (devoid of resolution),作品不難嗅出反映二戰後的那種空虛感、文化疲憊感以及疏離感 (emptiness, cultural fatigue, and alienation)
  (4) 自戰後時期開始,英語戲劇也出現不同的走向,像是 Beckett 的荒誕派戲劇 (此是 1940~1960年代主要在歐洲興起的一個戲劇流派,這類的戲劇創作多半被認為是用以文學傳達一種 "人生本來就是沒有任何意義" 的人生哲學,
有點類似雜耍,包含恐怖的或悲劇的形象,人物多處於無望、被迫重複無意義的舉動,劇本的對白則充滿著各種陳腔濫調、文字遊戲和無意義的話語,同樣的劇情不斷重複甚至是荒謬的展開),以及 John Osbome (英國劇作家,以其詼諧的敘事風格和對既定社會與政治規範的強烈批評而聞名) 跟 Harold Pinter  (英國劇作家及劇場導演) 的社會寫實主義 (social realism) 戲劇
  (5) 1968 年是英國劇院最為重要的一年,因為當年廢除了 1843 年通過的劇院法案 (Theatres Act),這項法案曾經要求所有創作好的劇本都必須提交審查,因此 1970 年代開始出現了一種全新的自由劇院,也造就出許多劇團的產生,劇團則通常是劇作家、導演、演員之間的合作而成立

註記:我在對於 20 世紀後 English Literature 的筆記解釋,不再只是單單表示「英國文學」,而是「英語文學」,是因為 20 世紀開始,全世界不再只有英國以英語作為母語,也有其他國家的創作者在用英語創作文學,故原本比較侷限地指「英國文學」,後範圍涵蓋到「使用英語的文學」

arrow
arrow

    J'yCroisJePeu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