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為最後一部分的美國文學史筆記,內容含括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美國文學
 
美國文學史概述
→ 殖民地時期文學

→ 獨立革命戰爭~南北戰爭時期文學

→ 南北戰爭戰後~第 1 次世界大戰時期文學
→ 戰間期文學 (1 次世界大戰~2 次世界大戰)

→  2 次世界大戰以後的美國文學

第 2 次世界大戰以後的美國文學 (After 1945)
(諾曼梅勒、詹姆士瓊斯、斯隆威爾森、亞瑟米勒、納博科夫、約瑟夫海勒、寇特馮內果、托馬斯品欽、楚門卡波提、索爾貝婁、拉爾夫艾里森、蘿琳漢斯伯瑞、田納西威廉斯)

第 2 次世界大戰為史上最大規模死傷人數的戰爭 (全世界約有近 7000 萬人死於這場戰爭),而戰爭中所發生的各種殘暴凶狠的事情與屠殺也讓美國人重新思考人性的問題,以及科技文明的進步帶來的負面影響。1950 年代左右的冷戰,因為麥卡錫主義 (見註 1 ) 加上韓戰 (1950~1953) 的背景之下,這段期間美國文學沒有太多的發展。而到了 1960、1970 年代,美國經歷了越戰 (Vietnam War,1955~1975)、學生運動、民權運動 (見註 2 )、女權運動、水門案 (見註 3 ) 等事件,使得美國社會與價值觀與之前相比複雜許多

註 1:麥卡錫主義 McCarthyism,指用不公正的調查方式或言詞,對批判的人與異議者進行打擊,相當於美國版的「白色恐怖」(White Terror)
註 2:民權運動 Civil rights movements,即爭取平等公民權利的社會政治運動,發生於 1950~1980 年代左右,但以 1960 年代的發展為巔峰
註 3:水門案 Watergate scandal,又名水門醜聞,是 1970 年代發生在美國的一場政治醜聞,1972 年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位處華盛頓特區的水門綜合大廈遭人入侵,並被安裝竊聽器,但當時的共和黨籍總統理查尼克森 Richard Nixon 與其內閣試圖掩蓋事實,一直到後來竊聽陰謀被揭發後,尼克森仍試圖阻撓國會調查此事,而後秘密白宮錄影帶被挖出來並證實尼克森確實有參與掩飾之行為後,最終尼克森於 2 年後為避免被國會彈劾,而自行辭去總統一職

(1) 2 戰之後先出現的第一批文學浪潮乃戰爭小說,其中最著名的兩部作品包含諾曼梅勒 (Norman Mailer,作品內容多剖析美國社會與政治病態等問題,風格以描述暴力與情慾等主題著稱的《裸者與死者 The Naked and the Dead》,以及詹姆士瓊斯 (James Jones) 的《亂世忠魂 From Here to Eternity》,兩部小說的共通點都是透過戰爭,描寫較基層的士兵、軍官與軍事機構之間的矛盾,也就是有自由意志的人與扼殺個人性格的權力機構間的衝突。

(2) 1950 年代左右,右翼保守勢力開始攻擊自 1930 年代時所興起的激進主義,不再原本關心社會進步議題,而是轉為只在乎個人利益問題。這段期間出現一些文學作品,傾向將資產階級描繪為正面人物,並且鼓勵、支持服從權威,較知名的作品像是斯隆威爾森 (Sloan Wilson) 的《一襲灰衣萬縷情 The Man in the Gray Flannel Suit》,這部作品主要是描寫一對美國夫婦處在由商業所主導的世界尋求目標的故事,故事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身為中產階級的男主角看到自己的老闆雖然事業有成,但家庭失和;最終放棄選擇高薪卻高壓的工作,卻也有更多時間來陪伴家人,畢竟有些東西用再多錢也換不到,甚至是換不回來。

另外,此時期的亞瑟米勒 (Arthur Miller) 也用其作品抵制麥卡錫主義,其最知名的作品包含《推銷員之死 Death of a Salesman》、《激情年代 The Crucible》。前者被譽為是 20 世紀相當有影響力的一部戲劇,該劇作被視為是對資本主義下的美國夢相當嚴厲的批評。故事描述一個業務員威利辛苦工作近 40 年後,最終因不再具有任何商業價值,而慘遭資本主義社會淘汰的故事;然而故事本身除了探討時代背景問題,還有說明故事人物性格上的缺陷 (personality defect),好比看不到自己的失敗 (或可說是不願承認自己的失敗),好勝心強、愛比較等等。年輕時,在過度追求物質與金錢帶來的同時,迷失自己,甚至計算自己具有什麼商業價值。算來算去,卻沒算到最終自己年老時,也可能被這個資本社會淘汰,因不再具有任何價值。後者原名為《煉獄》則是影射美國政府當時所遵奉的麥卡錫主義,把許多疑似是共產主義者列入黑名單之事件,小說原文標題:Crucible 坩堝 (ㄍㄢ ㄍㄨㄛ),是一種金屬容器,可將金屬或其他物質放入當中加熱,作者將此書書名取為 Crucible 乃因劇中的角色都暗喻代表某種金屬,得接受周圍環境的考驗,也就是這些角色被安排在一個難以脫逃的環境 (坩堝) 裡,得去面對其中的苦難與矛盾 (被放入坩堝的物質)

(3) 1950 年代因為戰後的政治氛圍讓許多當時年輕人感到窒息,因此他們以吸毒、頹廢與放縱等生活方式表達抗議,故也有此時期的文學家將這種現象、生活與情緒納入作品中,並一直發展到 1960 年代左右。這個年代的詩歌創作相較過去數十年來更為生氣蓬勃

(4) 1960 年代開始美國出現一種新的現代主義文學流派:黑色幽默 (Black comedy),這類文學流派因為擁有的作家相當多且有眾多作品,故已成為現代主義中相當有影響的一支流派。若將時間拉回到現代,可以發現其實黑色幽默已不再只侷限於文學,電影與藝術等方面也已能窺見不少影子。黑色幽默的描寫方面經常打破傳統、缺乏邏輯聯繫,也常常打破禁忌 (即拿禁忌來開玩笑),越是辛辣與禁忌的議題,其所帶來的威力也就越大。此流派較為知名的作家與其作品包含:納博科夫 (俄裔美國作家 Vladimir Nabokov) 的《蘿莉塔 Lolita》(見註 4)、約瑟夫海勒 (美國作家 Joseph Heller) 的《第 22 條軍規 Catch-22》(見註 5)、寇特馮內果 (美國作家 Kurt Vonnegut) 的《第五號屠宰場 Slaughterhouse-Five / The Children's Crusade: A Duty-Dance With Death》(見註 6)、托馬斯品欽 (美國作家 Thomas Pynchon) 的《萬有引力之虹 Gravity's Rainbow》(見註 7)

註 4:《蘿莉塔 Lolita》內容描述一位從法國移民到美國,年近 40 歲的中年男子迷戀上 12 歲女孩的故事。男主角杭伯特在少年時曾與一位 14 歲的少女發生初戀,而後少女不幸因病早逝,使得杭伯特就此出現戀童 (Pedophilia) 的精神障礙。後來愛上女房東 12 歲女兒蘿莉塔,在順利成為女房東的丈夫後,也成為蘿莉塔的繼父,並與之發生進一步的性關係。女房東在發現自己老公對其女兒的企圖與對自己的不忠後,憤而氣瘋跑到屋外,卻遭車撞死。自女房東去世後,杭伯特試著用物質藉此控制住蘿莉塔,並以滿足私己性慾望作為交換。多年後,蘿莉塔意識到自己並不想再過這種亂倫的生活,於是開始和年紀相當的男生交往,並跟其離開以脫離繼父掌控。隨後蘿莉塔告訴繼父自己已結婚且懷孕,但因拒絕丈夫要她跟其他男人拍色情影片而遭趕出,需要金錢援助。杭伯特哀求蘿莉塔離開這段婚姻並跟自己走,但蘿莉塔拒絕,於是杭伯特則開槍殺了其丈夫。最後杭伯特在獄中度過餘生,蘿莉塔也因難產而死
註 5:《第 22 條軍規 Catch-22》內容描述二戰末期,一位飛行大隊的指揮官屢次增加飛行任務,超過一般正常規定,又因軍規規定,無論如何都得旅行司令官指派下來的命令,這使得許多飛行員因此得了恐懼症 (Phobia) 且變得瘋癲,有一個上尉藉此想裝病到醫院,找到一位軍醫協助,軍醫告訴之可依照「第 22 條軍規」,發瘋的人可免於飛行,但這項申請限由本人提出;但若由自己提出申請,卻也代表自己精神狀態沒異常,才能意識到自己有這種狀況,並為自己提出申請。所以這條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滿人道的軍規,到頭來只不過是耍弄人的規定。本著作的標題:Catch-22,也於現今成為常用英語詞彙,除了代表統治階層對人民玩弄在手之意,也有陷入一種荒謬的兩難當中 (dilemma)
註 6:《第五號屠宰場 Slaughterhouse-Five》的主角畢勒在經歷德勒斯登大轟炸 (Bombing of Dresden in World War II,為 1945 年時英軍與美軍對德國一座東部城市德勒斯登進行聯合大規模空襲) 後,死裡逃生並成為一位能自由穿梭時空的人,也得以進入四度空間,讓人看清死亡。也致使當他面臨生離死別或是受苦受難的經歷時,反應都是超然冷靜,並以 "So it goes (事情就是這樣囉)" 來表達自己的看法,試著以黑色幽默來表示對世間無奈的不滿。本著作書名:第五號屠宰場,指的是作者遇到德勒斯登大轟炸時剛好人也在德國,遂與其他戰俘一起躲在第五號屠宰場地的貯肉地窖,而作者親臨二戰的經驗,加上寫在書中的內容,也使得此書成為十分偉大的反戰書之一
註 7:《萬有引力之虹 Gravity's Rainbow》一書沒有太多故事情節,全書是由眾多零散篇章與專業知識集合而成,其內容涵蓋了現代物理、高階數學、火箭工程、性心理學、變態性愛等不同面向。這本書表現出十分典型的後現代主義文學的特色,也就是不難發現故事情節並非作品中最重要的要素,而文中也充斥著各種毫無邏輯、跳躍的敘述

(5) 1960、1970 年代左右,出現新的文學形式:非虛構文學作品 (Nonfiction),部分作家認為現實生活發生的事件早已超過作家本身的創造力,與其編織虛構小說,倒不如直接拿引起社會轟動的事情作為故事題材。此類文學表達方式容易出現作者本身對事件的觀察與想法,但與報導文學仍有所差異,比方說會比報導文學觀察與探討得更為細膩,也帶有更多個人色彩,藝術創作成分也較報導文學來得高。較知名的代表作家與其作品包括:楚門卡波提 (Truman Capote) 的《冷血 In Cold Blood》,以及諾曼梅勒 (Norman Mailer) 的《劊子手之歌 The Executioner's Song》。前者是描寫 1959 年在美國發生的一起凶殺案,並深入剖析兩位犯罪者的心理狀態;後者則是根據一個殺人犯的生平所撰寫的小說

(6) 二戰之後的猶太文學 (Jewish literature) 在美國也相當出色,猶太文學的特色是古老歐洲文化與現代美國文化的雙重融合。宗教思想以及過去的同胞曾遭屠殺使猶太文學作家多了分罪惡感與內疚感,歷史的命運也讓其多了流浪與漂泊感,美國的社會也使得他們尋覓不到歸宿,所以,「探索自我本質」便成為猶太文學中十分重要的一個主題。著名代表作品為美國作家索爾貝婁 (Saul Bellow) 寫的《阿奇正傳 The Adventures of Augie March》(又名「奧吉馬奇歷險記」),故事內容主要敘述主角馬奇是一位來自貧民窟的猶太少年,因從小就發現身旁各色人種都想支配著他的命運,但他都會懂得反抗,自己的命運自己操之在手。雖然沒有失去自由,但一直找不到能予以慰藉的精神家園。他曾一度想過要創立一間孤兒院,並且將愛散播給這些遭逢不幸的孩子,故事的最後馬奇卻變成盜賣戰爭物資的掮客

(7) 二戰後的黑人文學更趨於成熟,其對種族不平等的抗議採更為細膩與深刻的方式進行描繪,代表的文學作品包含拉爾夫艾里森 (Ralph Ellison) 的《看不見的人 Invisible Man》,以及蘿琳漢斯伯瑞 (Lorraine Hansberry) 的《陽光下的葡萄乾 A Raisin In The Sun》。前者是探討 20 世紀初非裔美國人所遭遇的一些社會與知識問題,包含像是非裔民族主義、身份問題、種族改革政策等議題。故事中所指稱的看不見的人,並非物理層面的外表隱形,而是指被人忽視、沒有人在意的意思;後者則是描述一個在芝加哥的非裔美國窮苦家庭接收 1 萬美元遺產的故事,而該家族每個人對於如何運用這筆金額都有自己的想法,但也必須決定該如何使用這筆錢的故事,其探討的是有關家庭團結與對抗種族歧視等議題

(8) 美國南方文學在二戰之後也有所發展,而寫作的面向也不再只是從歷史傳奇故事中搜尋題材,而轉為關心現實生活中美國南方人精神方面的苦悶。其中田納西威廉斯 (Tennessee Williams) 的《玻璃動物園 The Glass Menagerie》堪屬本類型文學之經典,其透過此作品人物中的性變態心理,來表現生活方面的不幸與空虛

(9) 後現代主義文學是現代主義的發展與延伸,也是二戰之後西方世界後工業化社會的產物,其繼承現代主義反傳統的文學主張,但另一方面,後現代主義也是對於現代主義的反叛與決裂,這一點可從後現代作家漸漸抦棄現代主義文學的寫作模式與形式,好比說,現代主義文學追求的是純文學與通俗文學、較高深玄妙的境界 (以深度思維探討思想、心靈與歷史等);但後現代主義文學追求的是生活化且消費化的,不再與大眾保持遙不可及的文學距離。就某些角度來說,後現代主義文學跟現代主義文學彼此間關係十分接近,卻仍然各有明顯的差異

arrow
arrow

    J'yCroisJePeu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